丹东市中医药学校是辽宁省教育厅和辽宁省发改委于2003年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1月的丹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校址在凤城市。2012年,学校迁至丹东市内,2015年与原市农机中专合并,现有于家和金山两校区,合计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较为完备,开设有护理、中药、康复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
作为目前丹东市唯一一所医学类中职学校,建校30多年来,我校为丹东及周边地区培养基层医疗、护理、中药、康复等专业人员20000多人,他们现已成为各县(市)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成为基层卫生机构的骨干力量,为百姓健康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
2.教师情况
目前有专任教师11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7人,本科学历96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37人,“双师”型教师23人,兼职教师33名。
3.学生情况
3.1近两年在校生情况
现中职在校生2300人(成人教育800人),已达到学校容量极限。
学校近两年的招生数、毕业生数如下表:
表一:学校近两年学生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招生数 |
430 |
651 |
750 |
毕业生数 |
167 |
389 |
310 |
3.2在校生结构
男女生结构。男女生比例不均衡。在校男生占18.1%,女生占81.9%,女生高于男生。
生源结构。我校农村学生占比大幅高于城镇学生,农村户籍占93.45%,反映出中职学生以农村农民家庭为主。
2017年,我校毕业生总计310人,其中升学人数9人,就业人数304人,就业率为98%,对口就业人数272人,对口率89.4%。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丹东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我校积极探索适应学校新发展阶段的专业建设,找准学校定位,集中教学资源,组建了护理部和医学部;确定了护理为长线专业,中药为特色专业,康复技术为重点专业的发展思路,加强护理、康复、中药等重点专业向精品专业建设发展;继续推进“3+2”合作办学;全力打造特色、示范专业以更加突出办学特色。
具体措施如下:
1.进行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化,形成新专业布局。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学校由求生存向求更好更快发展转变,学校对专业布局的进行调整。目前在校生护理专业占比达80%以上,为进一步加强护理专业建设,学校组建了护理部和医学部;同时加强护理、康复、中药等重点专业向精品专业建设发展;全力打造特色、示范专业以更加突出办学特色。
学校争取在3-5年内,通过调整与优化专业布局,逐步形成专业布局合理、专业结构较为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好一个与教学相配套的技能实训基地,是办好职业学校的必备条件。学校将以服务市场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提升全面素质为目标,强化生产性实训,构建模拟病房等实训空间,培养学生德技兼备,在卫生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3.继续推进“3+2”合作办学,拓宽办学渠道。
我校继2016年开办护理“3+2”,2017年又申办了中药“3+2”,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为中职学生深造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后学校将继续推进“3+2”合作办学,逐步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水平。
4.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成立护理部、医学部,就是针对专业师资的培养而做出的顶层设计,同时开展在岗教师的继续培训工作,专业教师的医教轮岗,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四、教育教学改革
2016年,学校启动课程改革实践,将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细化落地,把培养有公民基本素养,有较高社会服务能力为具体育人目标,以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
1.围绕“公民素养”、“专业技能”、“艺术魅力”三个模块,全新构建课程体系,按人文、自然、工具、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实训、体育、美育等子模块对课程进行改革,对传统以科目分类的课程做加减法整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现已初步完成了公民素养模块部分课程整合,编写了七本校本教材,在2017级学生中正式使用;专业技能模块的课程改革也有了较大进展,部分专业课程的校本教材也初步成型,正校对印刷中。
2.业余时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美容、茶艺等各类艺术活动的兴趣班也在两校区蓬勃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技术+艺术”为一身的有魅力的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将继续跟踪教材使用情况,以不断调整和完善,并加快对评价体系的改革跟进。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使常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4.试行考教分离,逐步完善评价机制;
5.实施了青蓝工程二期活动,加快青年教师培养步伐;
6.通过参加省、市级教师培训和优质课竞赛,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今年又有四名青年教师获得省、市级说课一、二等奖,即将参加全国比赛。
7.是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重视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实习之前进行实训考核,在医院顶岗实习,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17 年,我校进一步加大了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创造条件,为教师参加各层次培训,以提高教学水平。
1.是校本培训。以校本研训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开展说课、上课、评课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期末撰写校本研训总结、教学反思、教学论文。
2.是教师岗前培训。新入职教师除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外,学校还组织校内岗前培训,邀请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教研员、教育专家授课,主要围绕教育教学常规、师德修养、如何当好班主任、如何进行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
3.是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各类培训。学校注重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坚持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近两年学校共派出50多人次参加省、市级培训,聘请高校、医疗专家到校讲学10余次。。
六、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长期注重校园文体建设,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的载体作用,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从活动中汲取文化精髓,树立文明礼仪风范,校园文化特色鲜明,丰富多彩。
1.开展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晨读弟子规;春秋两季校园文化展评;阳光操场;运动会;文艺汇演;特长班等活动,通过活动占领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文化教育的滋养。
2.在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我校继去年收获各类大奖,今年又有65份参赛作品在五大类项目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4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30个,硕果丰厚。
3.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2017 年,我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竞赛活动,通过对《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目的诵读,使学生们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参与率达100%。
学校党委下辖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 71人,党员中女党员36 人、少数民族党员30人, 35岁以下党员15人。
今年,党建工作在市卫生计生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支部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强化理论学习,加强正确思想引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继续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围绕学校教改攻坚、筹划新校区等十项重点工作,通过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研讨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全体党员唤醒先进意识“感恩、孝德、家风”教育会、支部忆党史、重温入党誓词、教师党员“我的教育故事”报告会等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我校在市卫计委、市消防局、市教育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党委、校长全面抓,保卫部门重点抓,“一岗双责”人人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建章立制、宣传教育,加强防火防盗、食品安全、卫生防疫、校园暴力、群殴群伤及各类突发事件的管理。特别是今年学校住宿学生增多,安全隐患突出,安全压力十分巨大,为此,学校加强24小时值班工作安排,学生科、保卫科与宿管办密切合作,利用微信、短信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确保学生上学、假期,学校与家庭的无缝衔接和有效管控。学校还通过举行应急疏散演练、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学生广播站晨播安全常识等活动,时刻绷紧安全意识这根弦,认真抓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我校与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沈阳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辽东学院等七所高校联合办学,多年来,一直严格执行各高校教学计划,不断规范化管理,为在校生和社会卫生系统人员继续学习提供及时帮助。
我校还是丹东市卫生人才培训中心,除每年承担丹东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岗位技能大比武、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今年又承担了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全科助理执业医师培训任务、辽宁省对口援疆培训、丹东市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等管理工作,学校办学能力逐渐增加,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十、其他
近年来,学校在市卫计委和教育局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努力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以“知书达理,技能娴熟,个性鲜明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学校在办学规模、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不断取得进展,先后荣获“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卫生单位”、“丹东市先进集体”、中共丹东市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