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中医药学校
  • 满族的由来
  • 满族医药的起源
  • 满族医药的常用疗法
  • 满族医药的常用药物
  • 满族医药传说
  • 满族医药的历史沿革
      满族构建的医药卫生知识体系,其源头久远。与其具有共同族源的女真所建的金朝,承前启后,构建起本民族与汉族传统相结合的医药卫生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满族对此统系亦进行了承传。
      女真完颜部贵族在所建金朝之初还只有本族的简单称号。熙宗时皆废。自太宗始渐袭辽、宋旧制,用汉官名。其稍不同者为以尚书省总揽政务而不设中书门下。六部官制大体均承前。大抵金制是缺乏系统性的,往往随事置官,有旁见侧出之弊。如惠民司掌汤药而又隶属于礼部。金代医药机构之设置要比辽代详备。金代始设太医院,取代辽之太医局而主管医政及医药事物。其隶属于宣徽院。地方医学此时也设置。如“大兴府学生30人,余京府20人,散府节镇16人,防御州10人;每月试疑难,以所对优劣加惩劝,三年一次,试诸太医,虽不系学生,亦听补”。太医院中还设有医散官,按天眷(1138—1140)制:医散官自从四品到从九品共是一个等级,每一位中还有上、中、下或上、下之分。
      金代宫廷内还设有御医院和尚药局等。御医院设于明昌五年(1194年)。其长管为“御医院提点,从五品,直长正八品,掌进御汤药。此外还设有都监,正九品,这些医官一般有亲信内侍人充任。尚药局隶属于宣徽院,“尚药局提点,正五品,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掌进汤药茶果”。金代太后及两宫官属有“医令,正八品,医丞,正九品,均系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置。皇后位下,还有掌馔、奉馔各一人,掌饮食汤药、酒醴、蔬果之事。这些医职,一般都由尚药局、太医院医馆兼任。詹事院东宫官属有修药,正八品;奉药,正九品,承奉医药。宫人女官职员品秩皆从唐制,其医官有”司药二人,典药二人,掌药二人,女史二人,掌医药。金兵在攻陷宋汴京、虏回徽钦二宗之同时也掳回宋官廷内诸科医生数百名,医书和药物也很多,光宋太医局之灵宝丹就有28700贴。
      除上述机构设置外,近代还在礼部之下设置惠民司,掌修合发卖汤药,所设医官有令、直长、都监等。大定三年(1163年) 有司奏称:惠民岁人息钱,尚不够开支官吏薪俸,金世宗以设惠民司本为济民疾病,不能裁撤,但令减员而已。金代南北文化广泛交流融合。金王朝广泛吸取唐以来汉统治者医药机构设置之经验,结合本民族传统,设置了一套以保障宫廷人员健康为重点的医药机构。金代医药组织机构设置之经验为其同源满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对后金乃至清朝医药机构制度之建立和完备也具有一定影响。
      满族民间患病者向有依靠萨满诊治之俗。入关前曾兴医除巫,民风遂变。满人久居白山黑水,太祖颂为灵药应候挺生之地,故民间不乏医药知识。明嘉靖三十九年(1544年),朝鲜李朝中宗大王有病,向满人求取乾水和清心丸医治而愈。满族重视食疗,常以贯众菜等加盐或醋糖制成酸水食之。常用猪胎疗法补气活血,满族利用自然环境开展医疗保健历史久远,洗温泉治疗病体形成习惯。入关前,痘疫长期威胁着满人的生命安全。明万历四十一年九月(1613年10月),努尔哈赤攻克叶赫兀苏城,时痘疫流行,破城后尽焚其庐舍。皇太极前往诸子避痘处时,免用仪仗。顺治帝晚年,指令搜集汉医典籍,汇编成《医疗通书》。其染痘而崩,凡出痘公主、福晋、格格等吊丧者集于崇政殿哭灵,未出痘者都集中于西北候梓宫。雍正朝先后写出手抄本,《天花探源》、《热病诊治》等书。道光朝又写出手抄本的《痘症诊治通解》、《重订引痘新法》等书。满族医学知识体系和藏蒙医学、汉族医学相关联,其医药经验亦师徒传承。

    丹东市中医药学校

    地 址:丹东市元宝区山上街323号

    邮 编:118000

    校长信箱:ddszyyxx@163.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0415979

    (招生办)0415-3117979、3117272、3117070

    (教务科)0415-3117817

    (学生科)0415-3117815、3117816

    (成教办)0415-3117819

    (就业办)0415-3117826

    二维码
    事业单位
    备案序号:辽ICP备05013734号     Copyright © 2019-2020 丹东中医药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